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2.3.11 伽桑狄|天天快资讯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4-27 12:07:29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1、伽桑狄(公元1592—1655年)

法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出身于农民家庭,当过神甫、法兰西皇家学院教授。


【资料图】

伽桑狄拥护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太阳中心说,反对神学和笛卡尔的二元论,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主义学说,马克思说,伽桑狄“把伊壁鸠鲁从禁书里面拯救出来了”。[1]伽桑狄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基本的物质即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有体积、形状和重量;原子的不同结合,产生宇宙万物。宇宙是无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不灭的,具体的事物是有限的、有生有灭的。他力图用自然原因说明自然现象,指出世界并不是上帝所创造,而上帝倒是人们按照自己模样造出来的观念。他认为运动是原子的本性,重量是原子运动的根本原因,主张物质是能动的。

伽桑狄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他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公式、真理标准在于思想的清晰明白和“天赋观念”等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来自后天,来源于感觉,感觉是由外界事物的“影象”进入人的感官引起的,同外部事物是相符合的。他说没有“我”这个人,就没有“我”的观念;“一个天生的瞎子的心里没有任何颜色的观念,或者在一个天生的聋子的心里没有任何声音的观念”[2]。但他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以致片面夸大感觉的作用,未能摆脱资产阶级经验论的片面性。

伽桑狄在社会观上拥护社会契约说,认为社会和国家是通过社会契约产生的。他主张中央集权的开明君主专制,不要暴君,认为人民一旦把权力交给君主,就应拥护这个制度。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反映了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妥协。在伦理观上,他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把人生最高美德看成是追求幸福,即身体健康和心灵安静,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思想。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伽桑狄的唯物主义还带有神学的色彩,他自相矛盾地承认原子是上帝创造的,承认在物质的感性的灵魂之外,存在非物质的不死的灵魂,并企图调和科学知识和宗教信仰,这都暴露出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马克思指出:伽桑狄“竭力要使他的天主教的良心和他的异教的知识相协调,使他的伊壁鸠鲁和教会相适合,这当然是白费气力的”。[3]他的唯物主义对以后法国唯物主义发展有很大影响。

主要著作有《伊壁鸠鲁哲学体系》、《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等。

注:

[1] 《博士论文》。

[2] 《对笛卡尔<沉思>的诘难》28页。

[3] 《博士论文》。

标签: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