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全球热闻】【学先进 勇担当】给马铃薯装上“中国芯”——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文霞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时间:2023-05-01 08:06:21

吕文霞(右)与同事们记录马铃薯生长。 记者 海军 摄 

虽已进入谷雨,但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门口,依旧是车水马龙,大卡车、小四轮全是前来拉种薯的客商和农民。


【资料图】

在种薯贮存库前,该旗农民李锁旺将种薯装上小四轮车,他高兴地说:“连着3年了,我种的都是中加7号,平均亩产8000斤,一亩多卖500多元。今年继续种,80多亩地都种它。”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广金说:“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平均每天销售300多吨种薯。中加系列种薯销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面积达40万亩。”

也许大家不知道,这个以高产、抗病、薯形好等优势快速进入市场推广,颇受当地农民喜欢,为种植户带来巨大收益的“中加7号”马铃薯种薯,是一位女专家牵头研发的。她就是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文霞。

4月24日,记者来到该公司研发中心,只见一株株马铃薯新品种被划分区域种植,身穿白大褂的吕文霞拿着本与笔,穿梭在秧苗之间,记录着每天的变化。说起研究目标,她坚定地说:“让马铃薯好种、好看、好吃、好卖、好储存,是我努力的目标。”

吕文霞201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内蒙古大学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助理工作。也是从那时起,吕文霞与马铃薯结下深厚的缘分。但与马铃薯相关企业及种植户接触中,她了解到在农业生产一线,极度缺乏农业技术人员。

经过深思熟虑后,吕文霞说服了家人,放弃了在大学里体面工作,来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进入到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一名普通的马铃薯种薯质量检验员,成长为公司质检部经理、研发技术总监,这一干就是8年。

心中装着农民的吕文霞,时刻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榜样,为了农民致富,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

针对乌兰察布市旱地居多、鲜薯淀粉转化率低这一问题,吕文霞联合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12家科研院校,在品种培育、良种推广等环节持续发力,充分应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办法,选育适合该市需求的品种,特别是旱作新品种,解决了抗旱品种缺乏、种植效益差等问题。“我们正在选育的是抗旱高淀粉新品种‘中加10’‘中加11’。这两个新品种淀粉含量高达18%和20%以上,填补了国内淀粉加工专用薯的空白,可为农民解决因土传病害无法种植马铃薯的难题。”吕文霞介绍:“抗旱高淀粉马铃薯的研发培育,不仅解决了当地种植户缺水、病虫害等问题,还提高了淀粉企业深加工转化率,助力马铃薯产业从过去的一产向二、三产业转变,逐步实现当地马铃薯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新品种必须推广种植才能让种植户受益。于是,吕文霞积极参与马铃薯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参与的“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智慧测报及减药减害技术的应用推广”项目,于2022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她还利用空余时间针对马铃薯种植户的需求,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微信视频等方式对当地农户进行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00余场次,共计3000余人,为乌兰察布市乃至全区马铃薯育种和科技创新、品种结构优化及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吕文霞及团队的努力下,公司也快速成长,先后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团队被评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育成马铃薯新品种21个,完成登记保护11个;公司也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市场“金桥奖”、乌兰察布市“市长质量奖”等多种奖项。她所在的研发技术中心也分别被自治区科技厅和发改委认定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中心”和“马铃薯种质资源创制与种薯质量检测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1年,吕文霞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今年再次获此殊荣,她说:“此项殊荣的获得,对于我来讲,不仅是认可,更是一种鼓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做好马铃薯创新工作,培育出更多更好的马铃薯新品种,研发出更加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切实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农民收益,助力内蒙古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皇甫美鲜通讯员李宁)

标签: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