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蕲(qí )春县名称的由来
来源:蕲春网     时间:2023-07-27 17:33:50

蕲春县位于长江下游中段北岸、版图面积2398平方千米的古老名县。蕲春建县,一般认为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至今2200余年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蕲春这个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蕲春在夏商周时期属于扬州管辖,春秋时期属楚国,战国时期属楚之九江郡,秦末属衡山郡,秦始皇时代置有“蕲春亭”,这也是“蕲春”一词最早见于史籍的记载。

西汉初建蕲春县后,地域包括今天的蕲春、浠水、罗田、英山县及武穴市西部,到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成为蕲春侯国,陈浮被封为蕲春侯,传了三世,侯国废除,仍然改为蕲春县。

到西晋永兴(304-306)年间,蕲春县境辖今天的浠水、罗田、英山、蕲春、武穴、黄梅六个县市。

东晋太元三年(378),为了回避简文帝皇后阿春的名讳,改蕲春县名为蕲阳县。

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时,又分蕲阳为蕲阳、蕲水两个县。

南齐永明四年(486)时,又改蕲阳县为齐昌县。

到了隋朝,又改齐昌为蕲春。唐代的蕲春县境,辖今天的蕲春、英山和浠水各一部分。

宋代的蕲春县隶属蕲州管辖。

明代洪武元年(1368)设蕲州府,辖今天的蕲春、黄梅、浠水、罗田、武穴市等五县市,洪武九年(1376),又降蕲州府为州,撤消蕲春县,以州理县事,外领县仍旧;洪武十一年(1378),蕲州领今天的黄梅、武穴,属黄州府。

清康熙三年(1664)起,蕲州无外领县。

1912年民国肇始,第一任蕲春县知事王利仁,向上级申报,提出撤销蕲州设蕲春县,得到批准之后,从此蕲州改为蕲春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仍沿用蕲春县名,至今隶属黄冈市。

从蕲春县两千余年的历史沿革看,不管是叫蕲州、蕲阳、蕲春,不管是设郡、州、府、路等,都离不开“蕲”字,即使短时间用了“齐昌”为县名,“齐”仍读“蕲”音,这种现象实在有趣。

为什么蕲春的先祖们在取县名要选用“蕲”字和“蕲春”一词呢?显然是有深刻用意的。

一般认为蕲春境内有一条发源于四流山的大河纵贯全县,流入长江,古代叫蕲水,现在叫蕲河,这是蕲春人的母亲河。河两岸居住着蕲春先民,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蕲河边上生活的蕲春先民们,他们见春天来了,蕲河岸边生长着一种野菜,丰茂而味美,就取名为“蕲菜”,所以唐初的文人刘伯庄实地考察后,在他的著作《地名记》中说“蕲春,以水隈多蕲菜而得名”。“水隈”,指河流弯曲的地方,这些地方在春天生长着许多“蕲菜”。因此,历代文人学者大都在史籍中传承刘伯庄的说法。

但是,历代也有文人学者怀疑这种说法。他们多方考证,力求探明“蕲春”的来历。有的证明“蕲”字的来历和原意,有的证明为什么用这么难写难认的“蕲”字作县名第一字?有的证明“蕲菜”究竟是一种菜、一种草、还是一味药?他们引经据典,都能自成一说。

研究者们认为,“蕲”字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形状极像一棵“带花的草”,这种草原本表示为“祈求”的意思;在青铜器时代钟鼎文上的“蕲”字,已经初步具备繁体字的“蕲”字形状,可还是表示“祈求”的意思。

汉代许慎(约58-约147)的《说文解字》,是我们国家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其中收有“蕲”字。书中的“蕲”字条说:“古钟鼎款识多借为祈字”“借为祈”。

《说文解字》的“示”部63个例字中,第56字是“祈”字,表示“求福也,从示,斤声。”《说文解字》一书出现在汉代,书中指明了汉代以前的钟鼎文款识:“蕲”是借指为“祈”的。

我们从史籍中知道公元前238年,秦始皇在咸阳的“蕲年宫”举行加冕礼,从此亲理国政。这个“蕲年宫”之“蕲”,实际上应该用“祈”,也是“祈求”之意;但当时的先民还没有造出“祈”字,只好以“蕲”字代之。

既然“蕲”是表示“祈求”的意思,而“蕲”的初字是一种“带花的草”,蕲春当地的先民是祈求什么呢?当然是万民“祈”“春”,“祈求春天万物繁荣”,祈求“春天草木常伴”。

相传秦末汉初掌管全国郡县地理和地名的官员,接到蕲春官员上报的蕲春县名时,知道是考察了蕲春当地先民的企盼后,就以“草字头”的“蕲”和“春”两字相连,定名为蕲春县。上报给朝廷的“蕲春县”县名定下来之后,蕲春官方随后将纵贯全县的这条大河之水,前面加上“蕲”字,成为“蕲水”了。

看到生长在河边繁盛的野菜,认为这种野菜生长在河边,逢春必然生长繁盛,滋养一河两岸的民众,就将这种境内独有的在春天生长繁盛的野菜,按当地先民的意愿定名为“蕲菜”。

虽然 “蕲春,以水隈多蕲菜而得名”,但这是从上古传到唐初,是刘伯庄说出来的。刘伯庄在世时,他也许知道“蕲”是“祈”之义,但他不一定见到陆续发现的钟鼎文款识,更不可能见到发现只有100余年的甲骨文之“蕲”,因此,他通过考察访问,仅能说出“蕲春,以水隈多蕲菜而得名”的结论。

后来,蕲春的先民进一步借“蕲”发挥,生出了蕲艾、蕲蛇、蕲龟、蕲竹等带“蕲”字,有蕲春特色的各种动植物新名了。还有其他地方也学习蕲春,取宜春、长春、寿春等带“春”字的地名,他们也都是企盼“春天”常存。

而历代的文人学者也还有不同看法。例如有的认为“蕲,一名茝(chǎi或zhǐ),一名蘼芜”,并不是河边的“蕲菜”。也有的采信“蕲,即古芹字”的观点。还有人认为:“凡名‘蕲’者,叶皆细小,‘蕲’为细叶草之总称。” 蕲春这个千年古县的县名故事,真是太神奇诱人了。(来源:古今蕲谈)

标签: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